首页 新闻资讯 研究院动态 全国总决选评委何勇专访:在联合国,我们讲述并谱写中国故事

全国总决选评委何勇专访:在联合国,我们讲述并谱写中国故事

2021-11-17 16:40 | 来源:中国故事网
第二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全国总决选已在11月13-14日完美举行,百余位选手火力全开,尽情施展自己的智慧与才艺,接受各位重量级评委的“云端”检阅。



评委当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与联合国有着不解之缘。作为中国文化使者,他在那里讲了整整15年的中国故事。今年正值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文化大使,倾听他与中国故事的不解之缘。

他便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前联合国中文组组长、纽约大学翻译专业教授何勇


微信截图_20211117163501.png



传中国文化,学汉语是要义

何勇在联合国的任职部门是语言与交际部(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me)下辖的中文组(Chinese Language Programme),其主要职责是开设中文课程,供各国驻联合国的工作人员学习与研究。


image.png


而据他介绍,中文在联合国的推广与普及并非一帆风顺,在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之初,甚至可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


1971年之前,中文在联合国的地位远不及现在这样重要。

当时占据联合国中国席位的台湾当局非常不重视中文,他们的“精英人士”以用英文沟通为荣,按联合国的规定,会议文件和联合国的决议都要译成联合国的六个官方语言,而他们却提出不必都译成作为六个官方语言之一的中文。这导致许多决议记录都没有中文版本!

自己的母语自己都不重视,还能指望别人重视吗?
中文尽管是当时联合国五大官方语言(中、英、法、西、俄)之一,却被“打入冷宫”,在联合国陷入了“濒临绝迹”的尴尬境地。

直到1971年10月25日,新中国正式恢复合法席位,中文才开始排除万难,走上了重生与复兴的道路。
image.png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乔冠华开怀大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国政府首先就办了一件大事:将之前漏译的所有决议文件都翻译成中文。
这个工程量是非常浩大的,但在全国高校英语教师的鼎力协助下,花了10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如今,在联合国,所有的会议文件和决议都能找到中文版。

而更令何勇自豪的是,在联合国工作的15年间,他还亲历了中国的崛起和强大——中文作为联合国官方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很多联合国官员都对学习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何勇介绍,如今,在联合国,任何关于中国的讲座都场场爆满!这番景象同他刚到联合国时看到的中文讲座参与者寥寥的景象相比,已恍若隔世。
保持中文学习的热度,除了要有强大的国力、让全球看到中国的发展机会,还要发挥出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让世界领略到其中的精彩。

因此,何勇十分赞同“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理念;在而此基础上,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


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不光要“走出去——我们中国人讲给世界”,还要“请进来——吸引外国朋友主动来讲”。




讲中国故事,外国人是主力


在联合国工作的15年间,何勇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不同会员国的学员,其中既有普通工作人员,也不乏身份显赫的“大人物”。


韩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朴仁国大使曾在我们这里学习中文。他工作特别繁忙,我们就派遣专员到他的办公室上课。卸任回国之后,他担任一家教育集团总裁,仍保留着对中国文化的好感,为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现任越共中央对外部部长黎怀忠,在担任越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期间,也曾来学习中文。黎大使和其他普通学员一样积极出勤上课,跟大家相处得很好,全无官架子。谈及为何要学中文,黎大使说,不仅在于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杰出文明的伟大国家,更因为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学习中文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从而促进中、越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


无数的成功案例让何勇坚信,外国朋友如果能自发地为中国发声、向本国人讲述中国故事,远比要比中国人去讲要有效得多;而最终打开外国人话匣子的,则是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感


为此,联合国中文组面向联合国的中文学员开设了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项目”,与中文课程配套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同中国的老师学习书法。

image.png

(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展示书法作品) 

另外,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联合国工作人员,参加“联合国赴华中文培训项目”,前往南京进行中文集训。

一些学员以前受西方主流媒体影响,对中国抱有成见;但来到南京实地参观、学习之后,成见就逐渐打消了,还交了不少当地朋友,到最后,比我这个南京人还熟悉南京!

image.png

(联合国赴华人员在中国各地文化交流) 
项目结束后,何勇还会组织学员走访中国其他名城,让大家了解到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多元和多彩。

因在联合国推广中文项目中的突出成就,何勇曾两度获颁由联合国秘书长为表彰杰出工作员工设立的“21世纪联合国奖” 

image.png

2014年,何勇获颁潘基文(右)秘书长颁发的“联合国21世纪奖”。



塑中国形象,有共鸣是契机

2017年5月,何勇正式从联合国卸任。但他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令他欣喜的是,别开生面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不仅止步于官方层面,一些民间的项目同样开始发挥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image.png
作为“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全国总决选的专家评委,何勇已经是活动的“两届”元老了。在观看选手表现、投身评审工作的同时,他也在思考,怎样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平台、让中国的故事和文化,传得更快、更远。
对于今年的活动首 次新增留学生组,何勇给予了高度评价。
看到这些选手,我觉得可以用两个“P”来形容他们。
 
第 一个是“Passionate(有热情的)”,他们对中国文化和表达自我,有着非常高的热情,这个可以有效地反哺他们的汉语学习;
 
第二个是“Personal(个性的)”,和去年有所不同,外国留学生不会说一些比较空的口号,而是把中国故事同自己的生活产生关联。而且,他们是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人,讲出的中国故事更有说服力!

何勇坦言,坐在活动全国总决选的评委席上,必定会陷入选择的困境。
选手们各有千秋,我经常会在评分上犯难。但这是个“幸福的烦恼”,我依然希望能看到大家精彩的表现!
既然选手在表达和文化方面无可挑剔,何勇对大家也有了更高期许。

究竟如何把 “最合适的中国故事”讲给世界?

围绕这个问题,何勇曾与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创始人胡敏教授展开过深入的探讨。

image.png

(何勇与胡敏) 
基于自己在联合国的多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何勇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 

外国人对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社会非常感兴趣,选手要多讲中国现代的故事


关于古代的寓言和传说,我建议要更有针对性地挑选,避免争议。多选择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故事,有利于文明的互鉴交流。

在真正把中国故事讲给对方之前,何勇认为,还需要设立一个最终目标——和倾听者达成共鸣: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是讲给外国人听,而非中国人。所以要想好怎么讲、什么时候讲。

另外,还要和外国人交朋友,建立亲近的关系,远胜于一厢情愿的宣讲。

学习英语,为了让双方的讯息相近;传播文化,为了使彼此的内心相通。将两者有机结合、巧妙表达的能力,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何勇希望从各位选手——乃至所有中国故事讲述者身上看到的品质。

我希望大家能够让中国故事和世界故事接轨,成为学贯中西的全球公民,也希望青少年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能有实质性的收获,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跨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所提升,成为真正拥有全球胜任力的一代。

这是何勇的心愿,也是每一位中国年轻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热门文章

相关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