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研究院动态 冻哭预警:直面寒风,古代人的装备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冻哭预警:直面寒风,古代人的装备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2021-12-30 10:37 | 来源:中国故事网
寒潮来袭,你身上的装备到位了吗?


在户外御寒方面,我们的选择很多:毛衣毛裤,羽绒服、雪地靴,还有暖宝宝这些小配件,能招呼的都给穿戴上。可即便如此,在凛冽的寒流面前,我们也时常瑟瑟发抖,倍感无助。

那么,在没有这些“现代化装备”的古代,人们又当如何面对这刺骨严寒呢?

先人们自有良策。


“棉衣时代”的缘起

有个农作物,经济实惠产量高,还曾救万民于冰雪。

就是它,棉花。

古代的畜牧业不甚发达,没那么羊等着人去薅毛,所以棉花的性价比算是御寒植物中最 高的一个,棉衣自然也成了平民百姓的必备御寒衣物。

不过,棉花在中国冬装舞台的历史,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长。
The earliest evidence of the use of cotton in the world, dated to 5500 BC and preserved in copper beads, has been found at the Neolithic site of Mehrgarh, at the foot of the Bolan Pass in Balochistan, Pakistan.
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博兰山脚下的新石器时代的Mehrgarh遗址发现了世界上使用棉花的最早证据,可追溯到公元前5500年,保存在铜珠中。

During the Han dynasty (207 BC - 220 AD), cotton was grown by Chinese peoples in the western Chinese provinces.
在汉代(公元前207年-公元220年),中国人开始在西部的省份种植棉花。


查阅中国南北朝的史料,也能够找对棉花外观的描述。


【文言文】高昌有奇花,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
【白话文】高昌国(吐鲁番)有一种奇花,内部像蚕茧,茧里有极为细腻的丝线,这种花叫做“白叠子”。
——《梁书·高昌传》


不幸的是,书中的描述也仅限于外观了。棉花的命运就跟初到欧洲的番茄一样:当时的人看来,这无非就是一种奇花异草,仅供观赏,棉织品少之又少。

直到宋元时期,棉花才规模性地传入内地。在这期间,中国还出了一位人称“黄道婆”的“天降巧妇”,推动了中国棉织御寒衣物的普及。
Coming from a poverty stricken family, Huang ran away from home when she was ten years old after being sold into marriage by her family. Unable to bear the constant ill-treatment she received, Huang boarded a ship bound for the port of Yazhou in Hainan. In Yazhou she learnt spinning and weaving from the local Li people.
黄道婆出生在贫困家庭,十岁那年被家人卖为人妇,后来因无法忍受长期的虐待,而离家出走。黄道婆登上了一艘开往海南崖州港的船。在那里,她向当地黎族学习纺织。

Many decades later, Huang returned to Songjiang and began to teach the local women about cotton spinning and weaving technology, which made her hometown famous and began its text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几十年后,黄回到松江,开始向当地妇女传授棉纺和织造技术,这使她的开始了纺织制造业,并以此闻名于世。

——维基百科


黄道婆之后,中国就渐渐进入了棉花时代,冬天穿棉衣成了约定俗成的事,而黄道婆也因其功绩被奉为“织女星”。

而在棉花和棉衣普及之前,中国古代的冬装就是另外一种画风了

料不厚,缊来凑

广大的贫苦大众看来,在棉衣普及之前,还是麻布来得实在。

麻布毕竟单薄,别提冬季的寒流,就算是秋天的小凉风照样一吹就透。既然质量不顶用,那只能靠添料来凑:


每到寒冬,大家就会在两层麻衣之间塞入各种各样可以保暖的东西,譬如各种破麻烂絮,甚至还有木头渣子和刨花。而这些物件,叫作“缊(wēn)”。


但话说回来,麻布的质量毕竟不行,而且平民传的麻衣纺织手法相对粗糙,穿几次就磨损得很厉害,添再多的缊也很有可能散落。

据说,有一天落魄的曾子一弯胳膊,填充物从肘部漏了出来......在这个尴尬的情境下,一个成语——“捉襟见肘”由此而生。

看这种高纤维材料用作保暖实在差点意思,不过东汉期间,一个在宫里当差的公公,看中了缊的实用潜力,并对它施了一点“魔法”。
Suddenly, something in the river caught his eye. He fished it out of the water, and began to examine it carefully. 
突然,蔡伦眼前一亮,从水里捞出一样东西,捧在手里仔细地端详起来。

Thinking that he had found a jewel, Cai Lun's colleagues crowded round him. When they looked carefully, they saw that what Cai Lun had in his hands was a piece of soaking cotton fiber, dirty and decomposed – evidently a piece of refuse. 
小太监们以为蔡伦发现了宝贝,纷纷围了上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团湿乎乎像烂棉絮一样的东西,又脏又烂。

He chopped up and steeped them in a pond. After a period of time, when they had all formed a stable pulpy mass, he fished it out, and pounded it in a stone mortar into a paste. He then tipped this paste into another pond. He separated the layers of pulp by scooping them up on bamboo screens. When they had dried, the layers became the first proper forms of paper. 
蔡伦把它们切碎,泡在大水池里。过了一段时间,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他再把纤维原料捞起来,放进石臼捣烂成浆,把浆倒进水池,用竹帘捞起一层浆,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最原始的纸。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基础级)
一次郊游的偶然发现


蔡伦“化腐朽为神奇”,把缊这个不太成功的御寒填充物,变成了传承智慧、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

然而蔡公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种脱胎于缊的文具,竟在700多年后,也走上了它原材料的老路——成为了穿在身上的衣物。《新唐书》里说了这么一事儿......
唐中后期,受到回纥军队的掠夺,一些百姓物资急缺,只用纸做衣服。


所以,看古代的百姓生活如何,有没有当“盛世人”的喜悦,看看他们身上的冬衣就足够了。

但凡没那么赤贫,家里都备个一两件羊皮袄或者狗皮衣啥的,披在外面,也好让自己的麻服别那么臃肿。

当然,富足人家的冬装另当别论

富人家的冬季时装秀

中国古代的衣料还是非常丰富的,然而大多数都是寻常百姓家消费不起的。“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这句诗,可以说真实得扎心。

这些衣料里既有的“绫罗绸缎”四种精细面料,还有纱、绢、缎、帛,裘等等。其中最适合冬天穿的,便是裘——说白了,皮草。

所谓“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对于有钱人来说,腊月寒冬无异于可皮毛制品的“时装展示季”。从狐狸皮、貂皮、再到豹皮,制品包括狐裘、鹤氅等等名贵衣物,穿哪个都不会挨冻,全看心情。

清朝画家马贻画的《羊祜轻裘缓带像》中,蔡文姬的外甥、西晋的开国名将羊祜(hù)就披了一身裘袍。

不过,中原的古人穿“裘”,还有一点臭讲究。《诗经》里说“君子至止,锦衣狐裘”,苏轼也说过类似的——“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大家都觉得单穿裘是“不尊王化”的胡人所为,因此穿裘的同时,还要搭配一点精致的“锦衣”。

元代之后,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以及棉织技术的普及与提升,棉衣不但活跃在平民防寒保暖的第 一 线,也受到了朱门富户的喜爱。

只是,在做工和设计方面,大户人家的棉织品都碾压咱们平民的棉袄棉裤。

你看,同样是棉花,有钱人就可以把它和锦、裘相结合,做出一套审美爆表的披风:老版《红楼梦》里,林黛玉的那件“雪披”就是一个典型。

北方人有体会,寒冬时节,光穿得厚是没有用的,袒露在衣服外面的手、脸照样会被风吹得生疼。

为此,古人也搞出了类似手套的东西:

马王堆的考古现场,出土了大量的汉朝的手套,花样繁多,有露指的,也有全包裹的,外有刺绣和朱漆,颜值还是不错的。

负责头上保暖的,则是“卧兔”,即古代女性所用的皮毛制的头饰,放在头上远观犹如卧兔,因此得名。这种头饰起于北方,也有人称之为“昭君套”。

我国的服饰文化堪称博大精深,单是冬装的花样,就已经足够缤纷多彩了。

另一方面,这些琳琅满目的冬装也存在阶级局限性,大多数普通百姓都消费不起,只能用相对朴素甚至原始的方法来制作过冬用的衣物。天寒地冻,保命要紧,审美之类的自然无法奢求。

在讲述冬装相关的中国故事时,这也不乏是一个有趣的话题点。

热门文章

相关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