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生、一事,惊艳1000万外国网友!
“匠人”,我们中国人习惯称之为”手艺人“。“工匠精神”,是手艺人对自己“作品”精益求精的理念。耐心,缓慢,坚持,少量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现如今,中国人对于物质的追求正处于快速、模式化、标准化的阶段,在以结果为导向的趋势下,短平快、稳准狠是基本常态,花费很长时间制作一件精致的作品已经逐渐被经济大潮逐渐淹没。
即便全世界工业化进程都在迅猛发展,可依然有一批匠人们为我们保留着那份执着与传承的精神。
故宫版“清明上河图”
相信不论是谁面对故宫的恢弘庄严、壮丽震撼,都忍不住用相机咔嚓咔嚓记录下来。
It was his unique sense of craftsmanship that enabled him, through his balanced central axis, to endow the imperial palace with its imposing aspect and exquisite regularity. It also makes the Forbidden City outstanding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故宫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利用中轴线的对称性把皇家宫殿设计得气势恢宏,规整精巧,使故宫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画家谭泽鸿,却花半年的时间“傻傻”地画出来。
这幅宏幅长卷长达2.9米,整座故宫全景跃然眼前。
一眼望去,酣畅淋漓,十分过瘾。大小比例、楼宇数量,都与现实中的故宫相差无几。哪怕放大,也能清晰地看到每座宫殿楼宇。
这座“殿宇之海”出现在纸上,网友们都被眼前的视觉震撼到了,大呼不可思议:“大神,请收下我的膝盖。”“仔细看看,真的很多细节。”“真的优秀,秀出天际。”更让人震惊的是:“复制”这幅故宫全景的谭泽鸿,并不是什么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而是一个90后的小伙儿。
虽然是出差时的一面之缘,但他马上就被故宫吸引到了。气势磅礴、红墙金瓦的殿宇,置身其中便肃然起敬。于是,便有了将故宫画下来的想法。
故宫,总面积72万多平方米,传说中殿宇宫室9999间半,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他来来回回,从广州到北京数次,踩点、拍照、草稿、上色,只为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
这幅长幅画作,前前后后花了他半年时间才完成。一刻心动,一个决定,无数次的反复打磨,才造就了一幅视觉震撼的佳作。这样繁复精细的创作,更是谭泽鸿对于生活、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相比起外面的喧哗,在家里更能静下心创作。长时间的忍耐是艰苦的。
或许正是因为对自己的清楚认识,他可以趴在不到一米的桌子上,潜心绘制的几米的长卷,一画就是几个小时。
只要一开始,世界的纷扰、生活的烟火,就与他无关。
每一笔都需要耐心和坚定,撇去一丝一缕的浮躁和不定。
以赤之心雕琢画功,以诚之心绘制宏图。简简单单的一根针管笔,就绘制出这样一幅大作。
大幅的钢笔绘画极具视觉震撼,动辄就是几个月的潜心创作。除了对技巧的考验,更多的是对精神和意志力的挑战。
因为热爱,所以不弃!作画要经历身体和精神的千锤百炼。
“我庆幸自己没有被生活逐渐磨去棱角,让梦想无疾而终。”无畏生活,依旧热爱生活。
大爷造出2500年前鲁班凳
还有一位中国农村大爷火遍外网, 一条十分钟不到的视频,竟折服了1000多万外国网友:原来中国功夫不止有武艺,手上功夫更是撩人。
不用一颗钉子,一滴胶水,仅靠着满是皱纹的双手,就把一块平平无奇的整木,变成了巧夺天工的鲁班凳。
通体没有任何金属构件,看似松散却又不完全分离,虽能自由打开闭合,可没点智商还真拼不出一张凳子。
当看到凳子打开的瞬间,一众网友目瞪口呆:“生平第一次看见这般高手,感觉自己白活了28年”、“简直就是鲁班再世!”
然而,当有网友赞叹“堪称中国宜家”时,直接就有人在线科普了:
The Ruban Stool was invented by LuBan in 2500 years ago. It called Lu Ban Deng in Chinese. The stool uses mortise and tenon to keep firm and stable.
“小老弟,你怕是高看宜家了吧!这可是中国2500年前就有的技艺!”
谁能想到,表面平实无华的中国农村大爷,竟让无数外国网友钦佩不已,随便亮出一个小绝活,都是千百万观看。
61岁的他被网友叫“阿木爷爷”,年轻时跟着师傅学木工,只为了能养活家中嗷嗷待哺的弟弟们。
那时,他并不知何谓“择一事,终一生”,只知道,“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
谨记着“四不”,拿起一锯、一尺、一木,就是一生。
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阿木爷爷,并没有什么大智慧,只是把自己的经历凝结成了生活、职业的点点滴滴:所谓追求的极致,从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锲而不舍,终有一天,你的手中也能开出花。
航空手艺人
他是让国产大飞机C919、支线飞机ARJ21-700在蓝天上翱翔的幕后英雄之一,他更在二次元网站哔哩哔哩上收获了网友“自豪”“致敬”“感动”“国宝”“神人”“服了”“支撑国家梦想的人”的评论。
他就是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人称“航空手艺人”
“35年无差错”是怎样的体验?
核准、画线,锯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去毛刺、打光……每做完一步,他都会定睛看几秒再进入下道工序。
Calibrating, marking, sawing off the surplus steel, and then working the pilot holes with the pneumatic drill. After that came the rounding, deburring, and glazing... At the completion of each step, he would pause for a few seconds to check before moving on to the next, all the while instructing his apprentice.
又是凌晨3点钟,这批急件任务终于完成,并一次合格。
The parts were finally ready, once again at 3 in the morning, and exactly met the requirements.
如今55岁的他在35年的工作生涯中,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无一差错,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问及他的生日愿望,他的脸上总是充满光芒,说道:“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For 35 of Hu's 55 years, he has devoted himself heart and mind to his work, making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aircraft parts without a single defect. When asked for his birthday wish, his face lit up: "Ten more years, or better yet, 20 years, so I can do more for China's own large aircraft. "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提高级 干活要凭良心
蒋勋在《生活十讲》这么说:“难”绝对是生命中幸福的开始,“容易”绝不是该庆幸的事。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沉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探索。耐得寂寞,百事可做。耐心用心的作品,才经得起外界的百般锤炼。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你看到所有的震撼背后, 都是让人望尘莫及的热爱和坚守。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收获繁花似锦。
但在现今这个浮躁的世界里,那些依然坚持的匠人们却如一股清流为我们带来了一份追求纯粹的美好和朴质的情怀。
未来,这份传承与坚持终将成为中国文化之财富传颂于后人,名扬于世界。今天,中国离世界越来越近,不只是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迫不及待地想理解中国。
今天,中国离世界越来越近,不只是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迫不及待地想理解中国。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人才,一种兼具中华文化根基又懂得用国际语言和世界交流的人;
我们更需要一种能力,一种既能精通汉语语言文化又能玩转英语世界的能力;
或许,我们还需要一本可以将人才与能力这两个因素连接起来的教材。它不仅要让读者懂得欣赏中国文化,同时要让中国人学会用英语向世界讲述我们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
来了!来了!它来了!
它就是《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系列丛书。
热门文章
-
又红又专的新晋“洋网红”,有段别样精彩的中国故事
2022年02月15日 -
老潘的情人节来信:中国是我和妻子的“媒人”
2022年02月15日 -
如何把中国故事讲得唯美?冬奥开幕式的诗画给你答案
2022年02月09日 -
双语贺新岁│“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春晚上线,精彩先睹为快!
2022年01月29日 -
中国留学生手绘填色卡,把春节年味带进华盛顿的博物馆
2022年01月28日 -
我们遵守过的一些春节习俗,没准只是一个大乌龙
2022年0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