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研究院动态 第二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留学生组终选落幕:百国才俊共话缤纷中国

第二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留学生组终选落幕:百国才俊共话缤纷中国

2021-10-29 13:52 | 来源:中国故事网
国际舞台中央,中国当以何形象示人?

中华文化千面,世界应怎样解读中国?

时代议题当前,今年4月,第二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给出了它的方案。

a04cd98197639bbc4fbcbe362949221.jpg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是一项面向青少年学生,用语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文化的素质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演讲、中华才艺展示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弘扬中华优 秀文化、与世界交流的平台。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电视台、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
指导单位: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教育报刊社
冠名合作方:中国银行、万事达卡
协办单位:21世纪报社、爱奇艺
分区承办单位:新航道全国分校、优加青少教育全国分校

相比往届,今年的活动增设留学生组,来自百余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在此相聚。历经半年的激烈角逐,留学生组的收官之战——全国终选尘埃落定,获奖选手名单正式出炉。

在这刚刚落幕的全国终选舞台上,各位外国选手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回味无穷的精彩瞬间。


文化互鉴,百花齐放

凭借惊艳的才华绝技,与独 一 无 二的中国故事,共有20位留学生选手历经初选、复选、决选层层考验,拿到了全国终选的入场券。

在这场巅 峰对决中,各位选手需要迎接三大关卡的综合考察:


【诵读关】在指定的中国故事中,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朗诵。
【表述关】用演讲阐述自己的中国故事和文化情缘,并回答评委提问。
【才艺关】向评委结合及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中华才艺。

这意味着,想在终选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选手必备立体、多维的综合素质:
既要有过硬的语言沟通水平,流利地讲出前人和自己的中国故事;也要一技傍身、能施展独特的才华;而且还要具备临机应变的能力,来应对评委多角度的问题......



对于“中国土著”来讲,在镜头前流利朗诵中国故事、侃侃而谈文化情结,已绝非易事;“中华才艺展示”更是一个强力“劝退项”。


可以说,在中国文化的“修为”方面,站在全国终选舞台上的外国青少年并不逊色于中国的同龄人;要论起面对镜头的那份魄力和从容,他们还显胜一筹。

严苛的晋级门槛和评判标准,注定了这是一场高手的对决。




选手们满怀才华与斗志,终于迎来了10月10日。上午8点,第二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留学生组”全国终选正式揭幕。


考虑到特殊时期大家的健康和安全,终选的评审定在了线上,各位选手足不出户,即可决战云端点燃战火


20位选手来自19个国家,有着19种不同的原生文化和成长经历。一些我们中国人看来耳熟能详的文化事物,在他们眼中则映出了别样的缤纷,并完美地呈现在了舞台之上。

获得一等奖的Sali同学是喀麦隆人,他与中国的渊源始于功夫电影。曾经的他认为中国人和荧幕形象表里如一,就算不能“飞檐走壁”,最次也能“徒手劈砖”。

而当真来到中国之后,他发现会拳脚的不多,但大家手指都很灵活:年轻人都会熟练运用移动支付,来搞定叫车、购物、高铁等诸多事务,化繁琐为便利。


日渐深入的接触让Sali发现,中国既有悠久的历史和人文积淀,又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生活理念,是个兼容传统与现代的奇妙国度。


中华文化的多面,还让他找的了本国和中国许多共同点,例如: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强大的形体表现力。于是,Sali决定以舞蹈为契机,将非洲传统舞与中式民族舞融为一体,自成一派,为中喀两国的文化沟通搭建桥梁。

来自邻国朝鲜的卢(Ro)同学在终选当中荣获二等奖。中朝两国作为自古以来的邻邦,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从精 准、精致的措辞,以及纯正、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上便不难看出,这位小姐姐便具备极 佳的中文功底。

才艺展示环节,能歌善舞的卢同学为评委们带来了中国民族舞。她选择了《左手指月》为舞蹈配乐,旨在表达“追寻美好、守住幸福”这一人类共同愿景。她用曼妙、轻盈的舞姿,把她对中国文化深刻的理解与热爱,呈现得淋漓尽致。


获得三等奖的Leret同学有着一段非凡的来华经历:她四岁那年,热爱中国文化的父亲带着全家,从法国驱车数千公里来到了中国,“被动”地开始了她的中国情缘。


在之后的十余年中,她既受到了父亲热情的感染,也亲身体验到了中国文化的精妙,Leret同学终于由“被动”切换成“主动”,开始自发地去了解中国文化,并对两大方面颇有心得:“南腔北调”“满汉全席”


即便在买米粉的一件小事上,都能找到其中的“方言梗”舌尖上的门道


最后,随着日本的松永(Matsunaga)同学优雅地用长笛演奏完一曲中西合璧的《梁祝》选段,留学生组的终选选拔正式宣告结束。


选手们以亲历者的视角,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艺与热情,共同抒发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情怀;另外,这些外国青少年也为中国的同龄人做出了表率:全球化时代,想深入了解外国文化,姿态当如是。


大咖镇场,淬炼英才

坐镇终选大关、见证各位选手舞台表现的评委团,由中美两国文化、教育领域的资 深人士组成。
其中包括汉字字源研究学者、“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Richard Sears)先生,前联合国中文组组长何勇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对外教育学院院长赵杨教授,都是学贯中西、深谙中外交流之道的饱学之士,阵容堪称“天团级别”。

尤其到了评委的问答环节,准备再充分的选手,依然会迎来神经最为紧绷的一刻:

围绕选手朗诵的中国故事,以及演讲的核心内容,评委将调动自身庞大的知识储备,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向选手们抛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来考察他们的思考维度和深度,还有对中国文化现象的理解深度。

例如,来自印度尼西亚的Monalisa同学曾提到过,自己做过中文导游。于是,评委老师便基于她的这段经历,抛出了“一位好导游需要什么素质”这个问题,来测试她的职业素养、思考习惯、以及最重要的——国际眼光。

Monalisa回复的是“周到的服务精神、十足的耐心,以及过硬的外语水平”,一个十分标准且合理的答案。

澳大利亚的Torrington同学提到,她很喜欢中国的古装偶像剧,父母也很喜欢读《西游记》,评委老师便问了这位文学少“最 爱中国的哪部经典著作”。

Torrington同学的回答是《红楼梦》。想必各位评委听后一定十分欣慰:“红学”在大洋洲也后继有人了!


有时,评委还会根据选手的演讲内容,设定一个极端情况,来询问解决方案。这种高难度的问题,就被来自俄罗斯的Bekisheva同学遇上了。既然她对中国茶小有研究,评委便问了她一个棘手的问题:

“如果来你家做客的朋友不喜欢中国茶,你会怎么办?”

她给出的答案,是“耐心、慢慢地和他讲解,并劝他尝尝”,不强迫也不气馁,颇有中庸的味道。


丰富的经验、专业的问题,以及近乎严苛的评分标准,让评委评判每一位选手的表现时,都始终贯彻“严谨”二字。哪怕是细微的差别,都在评委“天团”的法眼下一览无遗,进而纳入分值的评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祝贺在全国终选中摘取20强的各位留学生选手: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你们,代表了外国年轻人认知中国文化的极高水准。同时,也要感谢所有参加第二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的外国年轻朋友:大家的踊跃参与,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文化跨越山海、超越国界的魅力;大家的倾情发声,更为全球展示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我们相信,新一代中外文明交流大使,将在你们当中诞生!


热门文章

相关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