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研究院动态 中外专家“云端”论道:讲中国故事为何要“请进来、走出去”?

中外专家“云端”论道:讲中国故事为何要“请进来、走出去”?

2021-12-23 09:58 | 来源:中国故事网

12月15日,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和中文联盟主办,新航道中国故事研究院承办的“讲好中国故事”研讨会成功举行。


作为2021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的一个重要环节,研讨会围绕“走出去、请进来”的主题,在“云端”开展了一场颇具国际特色的深度访谈。

image.png


主持此次访谈的是航道中国故事研究院副院长、英国牛津大学学者斯明诚(David Symington),在他的引导下,厦门大学美籍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潘维廉(William N. Brown)教授,资 深媒体人、英文《上海日报》创刊总编辑张慈赟先生,以及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章石芳女士,逐一分享自己的“干货”,畅所欲言。





为何要走出去?




研讨会上,出现了有趣的一幕。

两位来自英语国家的老师——斯明诚和潘维廉,都入乡随俗,一直在用流利的汉语来问答和“插科打诨”。这两位不同领域的中国通不禁感慨,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image.png


不过,潘教授也为我们分享了一个比较“扎心”的现实
我个人虽然经常劝身边年轻老外去学习中文,有意思又有前途前途。但在国外,主动了去解中国文化或者学习中文的人还是少数,主动来中国的人就更少了。

大家在介绍中国的时候,也要注意到这个客观情况。

潘教授的话在另一位专家那里得到了佐证:来自章石芳教授谈论她在菲律宾的任教经历时,也遇到了类似状况:
菲律宾人民非常热情友好,但对中国的认知仅停留在粗浅的表层。汉语教育在主流社会是严重缺失的,唐人街和华侨是他们大多数人了解中国的唯 一渠道。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什么还存在这种盲区?


如果我们这么想,就说明已经受到了“幸存者偏差”的误导:

中外交流中的“幸存者偏差”

【我们以为.....】

这么多老外都来主动了解中国,中国文化在海外肯定无人不知!


【实际上......】

喜欢中国文化的老外,基本上仅限于那些人;而其他大多数都对中国文化无感,甚至有成见,故而很少谈及中国。


中国文化虽然有了一定规模的影响力,但想达到世界普及,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像章石芳教授这样主动“走出去”的有识之士,就成为了中外文化在海外破冰的关键。

章教授在“破冰之旅”中的见闻也告诉我们:满怀诚意和友善,终将会有正面的反馈:
image.png
在菲律宾孔子学院成立之前的“誓师仪式”大会上,有位菲律宾的部长殷切地对我们说:“我们国家的青少年对于中国知之甚少,特别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深入了解你们这个隔海相望的近邻!”

菲律宾的学习者非常清楚,中文是门很重要的外语,掌握好了,对于提升菲律宾学生在东盟国家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那么,孔子学院在当地开班授课后,学生们对它的反响如何呢?


章教授转述了一位菲律宾老师讲给她的一个故事,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位老师家住菲律宾南部的三宝颜,那里局势一度极其动荡,经常突发紧急状况。
image.png
(三宝颜的地理位置)

一次,大街上响起疏散的警报,公交车上的乘客纷纷下车逃离。然而,一位当地的小姑娘突然想起遗忘了什么,又跑回到了车上,从她之前的座位上把东西拿到手,才赶忙离开。

她冒着生命危险取回来的,是我们孔子学院的赠给她的中文书——《快乐汉语》。
从“无感”到“好奇”,从“好奇”才能发展成“喜欢”或“了解”。这是认知事物的必行过程。

与其奢望对方能受到中华文化魅力的“感召”、独立完成演变,不如主动来到他们面前——无论线下还是线上,把中国精彩的故事倾囊相告。

下定决心“走出去”,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 一步。


紧接着,主持人斯明诚老师追问了各位嘉宾一个关键问题:

主持人提问


走出去后,在不改变事实的情况下,怎么讲中国故事外国人才爱听呢?


在张慈贇先生看来,这个问题显然正中下怀。





故事要怎么讲?




用英语报道了几十年中国百态的张老师,向斯明诚老师说了这样一个现象。

image.png

许多故事的讲述者都有一个通病:认为“我知道的,读者肯定也知道”,没有必要去“赘述”、做解释。

张老师口中“通病”,不但见诸日常的交流,同样会出现在“编辑部的故事”里:
我们报社的一位编辑在报道浦东新区时,就想当然地认为,外国人肯定都知道浦东是上海的一部分;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我们收到了许多外国读者的来信,询问浦东和上海的关系。

还有一位在写文化风俗的稿件中,提到了中国女士喜欢增白;一位负责英文审校的美国女士看后很不解:“我们美国都喜欢晒出小麦色,中国女生为何喜欢白呢?”


中外原生文化不同,决定了中外认知存必定在一定差异。那么在讲述中国的文化风俗时,就要尽量做到“掰开揉碎”。


但答疑也好,解读也罢,一切都需要一个大前提:听众要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张老师认为,激发外国人好奇的关键,在于故事的“针对性”。


他离开《中国日报》、打造《上海日报》时,便把“针对性”视为创刊的宗旨之一。


《上海日报》必定要和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国日报》有较大的差别。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比较传统;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比较开放和国际化。《中国日报》是报道全中国的事情;而《上海日报》,主要讲的是上海的故事。


所以,带着上海的“性格”和特点,内容才能有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斯明诚老师就是这一宗旨的受益者:他初到上海时,汉语欠佳的他正是通过阅读《上海日报》了解到了当地的风土习俗。


“针对性”原则同样适用于故事的选题。


张老师指出,故事题材要针对外国人常见的东西——例如唐人的舞龙舞狮,才能让外国听众或读者对故事产生共鸣。


潘教授在这一点上和张教授达成了共识。



要让老外了解中国,就得让他们了解中国人民,因为中国百姓和美国百姓,都是平凡的个体,写“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更容易引起共鸣。


我之前写信给家里人,说中国非常好,他们都不信。我就开始写身边的人和事,他们的态度才有了改变。



小人物故事里的,万事未必顺意,甚至结局都未必圆满——但它贵在真实、有温度,比起带着官腔“歌功颂德”,更有传播力。


当然,站在外国听众的角度思考,并不代表着一味的迁就与迎合:把中国拓着国外的刻板偏见勾勒出来,反而对听者造成误导。

为此,张教授给出了一个颇为中肯的建议:


我们中国人在讲中国故事的时候,要以中国人的思考逻辑去讲,讲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这样更便于让外国人去了解中国究竟为何会这样想、这样做。


讲述中国故事的初衷,既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也为了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思考方式,从而认知差异的存在,避免产生误会。


听过各位专家的发言,斯明诚老师深表赞同:来华之前,他便是从热情的留学生和当地的华人口中,对中国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然而,他表示同时也有些疑惑,毕竟,华人和留学生说的中国和媒体报道的有所不同,很难判断对方是否在“自卖自夸”


至此,想为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还需最后一个步骤——“请进来”





请进来,拥抱中国故事




在菲律宾课堂遇到的一件事,让章教授颇有“挫败感”:


有一次,我们给同学们介绍中国的高铁是什么样子的,但大家的反应都非常冷淡,似乎没人对这个感兴趣。


师生的这次互动就好比“一个在中波,一个在调频”,波段根本不同。究其原因,是同学们对中国的高铁还没有一个具象化的概念


章教授将这个情况归类于“认知不足”,那么,潘教授在研讨会上分享的一个事例则为我们展示了什么叫“认知错误”。

2002年,一位受过大学教育的欧洲市长,居然问我中国有没有高楼大厦!还一个人则问我是能不能在商店里买到鸡蛋


我想说:“买不到!鸡蛋我都是自己下的!”

潘教授介绍,海外的许多媒体都很少对中国做出公正、准确的报道。这样一来,哪怕大家想了解中国,也很难获取正确的信息。

那么,中国是否像新闻里说的那样水深火热?中国的高铁是什么样的?中国人能买到鸡蛋吗?买不到鸡蛋的外国人会不会自己下吗?

把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朋友“请进来”,亲眼看看,一切疑惑自然迎刃而解。

当他们了解到中国的真实面貌,可能就会更加喜欢这个国家,甚至会站在亲历者的视角,把自己在中国的故事讲给本国同胞。潘教授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他在研讨会上,介绍了自己时隔近20年两度环游中国的经历和感受。
1994年,那时在中国各地都流行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我去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偏远农村,就看到政府在那修建道路联通偏远的村庄。

2019年,我故地重游,又来到了这些地方,发现随处可见可见光整的水泥马路!

image.png

对中国一无所知的外国人,听到一个从中国归来的同胞用本国语言讲出了中国的点滴,中国的故事才会更具可信性。


由此可见,“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和“请进来”形成了一个文化交流的良性闭环,两者缺一不可。


研讨会在中、英、美三国专家的深入的交流中圆满落幕,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和经验。


我们期待中国的年轻一代,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智慧和经验,尽情施展才华,抒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勇敢地走向世界,讲出有趣、有据、有用的中国故事。



热门文章

相关书籍推荐